Main content start

好人好事

 

心诚,则事成──莫华升与钟翁瑞华

「音乐游踪」的两位至尊赞助人钟翁瑞华(右)和莫华升同样爱好音乐

「音乐游踪」的两位至尊赞助人钟翁瑞华(右)和莫华升同样爱好音乐

逸夫书院大讲堂在10月10日下午迎来了大埔、沙田、马鞍山、青衣及深水埗等区的二百名学童,还有八十位嘉宾,欣赏一场缤纷的汇演「音乐游踪」。音乐会由E&R Foundation与中大合办,为大学的博群计划筹得近港币三十五万元。

E&R Foundation其中一项主力工作是赞助学音乐的青少年在暑假到海外交流,基金会创办人莫华升律师有感於香港学音乐的学生不少,可惜很多只是着眼於考级和比赛,未能真正体会音乐的精妙,所以积极为他们开拓进修和公开表演的机会。所有表演都是慈善性质。

在「音乐游踪」演奏钢琴、弦乐、竖琴、长笛,演唱歌剧的,都是土生土长的青少年,有中学生、大学毕业生、中大现届学生和校友,也有曾获基金会支持的年轻音乐家和友好团体。莫律师说:「音乐会是他们表演和啓发他人的平台,得到有心人的赞助,我们可以邀请一些平素较少机会接触音乐的孩子来免费欣赏。」

当日孩子见到竖琴出场,既讶异於其庞大体积,也着迷於其仙境似的音色,兴奋之情溢於言表。中大音乐系学生刘子豪邀请听众自选五个音符,由他即兴作曲以钢琴弹奏,更令孩子乐不可支。为时九十分钟的音乐会,曲目贯通古今中外,带领听众悠然遨游於不同的想象空间,不经不觉就开啓了胸襟。

莫华升接受西式教育之余,自幼在周末与兄弟师承私塾先生,学习四书五经,深受中国修身齐家、为善积德的传统思想熏陶。这已是他第二次支持博群计划,三年前其子莫礼恩创作的小说《超越时空的挑战》发布,也把筹募所得捐助博群计划。

为甚么独钟博群?莫华升说:「我记得沈祖尧校长曾寄语毕业生要过俭朴、高尚、谦卑的生活,博群计划提供全人教育,着重人格与德育、创意与知性、生活艺术与美学的培育,更有很多服务社会的机会。我和钟太都是基督徒,相信我们所有的都是神赐的,不足自矜,更要把持德行操守,不被世俗摇动。这些都与博群的理念谐协。」

钟太是钟翁瑞华女士,莫华升的好友,「音乐游踪」的至尊赞助。这是她第一次和中大合作,除了捐资,还特与教会查经班成员组成歌咏小组表演。「我跟组员讲,这是支持大学教育的活动,也会惠及很多学童,她们二话不说便答允了。」演出前一天,九位组员与导师陈晃相先生准时到达大讲堂,彩排近两小时,除了歌曲的细节,队形、动作等都一丝不苟,力求完美。

钟翁瑞华过去赞助不少项目,都用音乐会筹款。她认为音乐的真善美,足以陶冶性情,触动人心。她强调奉献的心意,深切体会施比受更为有福,「有机会参与中大博群计划的活动,是感恩;老师的包容和耐心,要感谢;查经组成员真心支持及付出,唱出耶和华的大爱,令我感动。」就如她们演唱的曲词――「长路奉献给远方,雨季奉献给大地,」万事万物皆有所献,歌者也不停思想,自己可以拿甚么奉献给爱人、朋友、孩子和爹娘。「每个人无论拥有多少,都可以奉献自己的力量。我们都不是专业歌者,只是有一份赤诚,想到可以为学生的教育做点甚么,我们便练习得更开心,更落力了!」

「音乐游踪」的策划筹备,现场演出的灯光、音响和一切杂务,都由中大学生义工负责,虽未臻专业水平,专业态度仍得到两位赞助人的赞许。诚如他们所说,凡事用心,便会做得好。这份心意,正是筹款活动及其支持的项目得以成功的要素。

(资料来源:香港中文大学资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