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start

News

卓智基金贊助邁可・桑德爾教授講座

2016年3月11日

邁可・桑德爾教授於中大演講。
Show Description
邁可・桑德爾教授於中大演講。
Show Description
邁可・桑德爾教授於中大演講。
Show Description
(右起)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邁可・桑德爾教授、卓智基金董事鍾永珏先生及中大英文系系主任Simon Haines教授。
Show Description
邁可・桑德爾教授演講獲熱烈迴響。
Show Description

被譽為哈佛大學最知名的教授、政治哲學家邁可・桑德爾教授 (Michael Sandel) 今晚(3月11日)駕臨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人文價值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re for Human Values)演講,近1,500座位全部爆滿,桑德爾教授精彩的演講獲得觀眾的熱烈迴響,全場報以掌聲。桑德爾教授的演講以「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為題,其同名著作曾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桑德爾教授上次到訪香港已是十多年前,講座得到前所未有的熱烈反應,現場門票在公開登記數小時內派罄,中大因此特別開放校內多個演講廳作視像直播,以容納未能入場的觀眾,足見桑德爾教授的魅力。

中大人文價值研究中心總監Simon Haines教授說:「今晚的盛會著實令人雀躍非常。桑德爾教授的演講強而有力,激動人心,引發觀眾對各種價值的反思,以及帶出這種反思對香港及全世界的重要性。這正正是中大人文價值研究中心在卓智基金贊助下所成立的目的。 

今晚的講座受萬眾期待,我很高興看到逾千觀眾在一個週五的晚上來到校園,證明香港對有關價值的討論非常渴求。中心期待下次再邀請其他著名講者來到香港及中大,啟發思維。」 

桑德爾教授今晚的演講以其著作《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為本,討論當代一些最熱門的道德問題:假若世上一切可標價出售,是否有問題?我們可如何避免市場價值入侵生活中本來不應被標價的領域?面對市場價值,該在何處設下道德規範? 

桑德爾教授引用經濟學裡的道德兩難處境,啟發觀眾,引起反思。例如替子女供書教學,應是求學還是求分數?為污染排放量設限,是否該以人命的市場價值作依歸?以金錢作報酬,募集志願者測試高風險新藥或器官捐贈者,是否合乎道德標準? 

曾入選《外交政策》首百位全球最具影響力知識份子 (Foreign Policy's Top 100 Global Thinkers),桑德爾教授被《新聞週刊》譽為「在世哲學家中最貼近世界的一位」和「道德學者中的搖滾巨星」。《新共和》雜誌稱他為「世上最有名的哲學教師」。 

桑德爾教授在哈佛大學開設「正義」一課,至今有超過15,000名學生修讀,堪稱傳奇。該課亦成為哈佛大學首個可免費在互聯網及電視觀看的公開課堂,吸引全球各地包括中國數以百萬計的人收看。《中國新聞周刊》在二零一一年評選桑德爾為「年度最具影響力的外國人」。 

他的首部著作《正義:一場思辨之旅》(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從政治哲學的重要議題切入,探討現代人最為困擾的問題,全球銷量超過二百萬本,被翻譯成二十七種語言。 

邁可・桑德爾教授簡介 

邁可・桑德爾 (Michael Sandel) 在哈佛大學教授政治哲學,現任政府管理學Anne T. 及Robert M. Bass講座教授。桑德爾的最新著作《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What Money Can't Buy: 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 啟發讀者重新思考金錢和市場在人生中應擔當的角色。書評稱此書「內容精彩,是解釋道德和經濟學的關係必不可少的一本」和「討論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範,立論有力」。 

《衛報》稱桑德爾「在說英語的人當中,最能有效表達思想學說」。《中國日報》指桑德爾憑藉書本和網上公開課獲得「有如荷李活影星和NBA球員才享有的名氣」。他近年的巡迴演講已遍及五大洲。演講地點有倫敦聖保羅大教堂、悉尼歌劇院等,皆座無虛席。他在首爾一個露天劇場的演講,有近14,000人聽講。 

中大人文價值研究中心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價值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re for Human Values) 憑卓智基金的慷慨捐款於二零零九年成立。研究中心致力在香港及國際層面推動有關人文價值的討論和研究,導人反思不同的價值及價值間的衝突如何呈現在現代生活、穿梭於現代不同學科之間。
www.eng.cuhk.edu.hk/rchv/

資料來源: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