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start

好人好事

 

唯有读书高

李德伟许奕晖拥护毕业生捐款计划

 

李德伟(左)、许奕晖

李德伟(左)、许奕晖(资讯处摄)

中大自2004年推出毕业生捐款计划,至今得到近万名毕业生支持,筹得款项逾四百万元,所有捐款将用以支持旨在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I・CARE博群计划,以表对母校感恩之心。

五度毕业 五度捐款

捐款人之中,不乏「多届」毕业生,即在此修读了不止一个课程的校友;1984年会计系毕业的李德伟是表表者,他随后孜孜不倦,除了在中大完成了另外四个课程—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2006)、日本研究文学硕士(2009)、可持续旅游社会科学硕士(2010)和运动医学及健康科学理学硕士(2013)外,现又於中国人民大学攻读法学博士。五度於中大毕业,也五度捐款支持母校。

「当年我向政府借贷,得到奖助学金,负担大学本科的费用。社会栽培了我,我回报社会,天经地义。」李德伟说。他对中大本科强调通识教育,感受最深。「从参加迎新营开始,已接触各种社会国家议题,营内认识的组爸组妈,在学期间大家一直保持联络,到现在还是朋友。」

如果单凭李德伟三十年内修读六个学位便认定他是野心勃勃的事业型人物,那就错了。他曾是日资健康器材公司的董事,「成功人士」固然当之无愧,但他早在四十三岁便开始退而不休,全情投入义务工作,并不断进修。增值非为事业,而是为了更好服务社会。

舍弃高职 往山里行

李德伟坦言八十年代进大学的,都拿到一张颇有力的「社会入场券」,经济较早稳妥,「如果多做十年才退休,钱当然会更多,但精力已不比壮年。」他2009年起参与无止桥慈善基金活动,每年随队往云南、甘肃、四川等省的贫困地区,建桥修路,助建抗震的夯土房屋,又参与帮助山区儿童就学的麦田计划,2012年起更长驻四川绵阳市,负责香港童军於当地的青少年素质训练计划。长期在山区工作,负重物行险路,身体锻炼得甚为硬朗。

四年前接受报章访问,李德伟说积蓄已花得七七八八,现在呢?「可说已经用尽了。也曾想过再工作,然而志愿工作一宗接一宗,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复出』。」在退休保险广告泛滥的年代,他难得的乐观。他手握的学历,文商社法医,涉猎之广,是刻意安排。「人不但需要不断学习,更要学得广博,看事物才会有多元角度,才够包容。我从事青少年训练,更需要身体力行,树立终身学习、自强不息的榜样。」他傍身的还有独木舟、康乐管理、绳网、急救等证书和教练资历,的士、巴士、导游等各种牌照。「年龄关系,现在找份全职不易,但当个兼职教练、公司医生,或业余翻译,维持简朴生活绝无问题。」他打趣说,世界若再有大战,幸存者也许就是他了。安全感不是来自银行存款,而是来自实力;满足感非来自物质享受,而是来自服务匮乏者,帮助年轻人成长。

李德伟、许奕晖

李德伟、许奕晖

破格获选 脱蛹成蝶

2005年工商管理学院毕业的许奕晖,与李德伟年龄相差约二十载,但在中大的岁月不比师兄少。他自豪说自己尚在母腹已是中大人,盖因母亲是中大图书馆职员。「中大就如我的家。我读幼稚园时,跟爸爸来这儿接妈妈下班,边等边在校园写生。父亲是中大校友,妹妹也是。本科毕业那年代,捐款计划刚开始,我觉得丰富大学生的生活很有意思。」

许奕晖初进大学时,适逢人生遇到一些挫折,患上抑郁躁狂症,整整一个学期不能专心读书,GPA只得2.83。申请参加暑期交流课程的最低要求是3.0,但崇基学院竟破格选了他,还给予资助,让他能到加州大学栢克莱分校进行学术交流。「成就一件事,不单靠自身能力,还要看身边有没有支持;这儿的老师和校园生活都让我感受到关怀。后来我熬过来了,重拾读书的兴趣和触角。如果当日没有人给我机会和鼓舞,相信今日我还会停留在谷底。」

本科毕业后,他在香港大学念了语言学硕士,再回中大念了EMBA,并以4.0全A的成绩毕业。后来还修毕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教育博士。「中大给我印象最深,它不走极端精英主义,不会因追求排名而放弃在某些课程投放资源。教育对我的影响至为深远,我也希望在这方面出力。」他的事业发展也渐渐由市场推广、商务策略顾问转移到教育,除了曾在本港多间大专院校任教商学课程,也从事企业培训。

兼容并蓄 学以育人

许奕晖自小便好为人师,从中文小学升上喇沙书院,中一英文默书学期平均分得零分,要上辅导班。中四算是赶上了,成为文商科全级第一名,便已大着胆子教中三的学弟。「教学是相长的,通过向人解说,会把模糊的概念厘清。我把教育当成艺术,面对不同性格和程度的学生,构思不同的方法。同一个『左右圈理论』,说上百千次,每次仍觉新鲜。我强调的是在崇尚功能的商业学科里渗入社会责任感,不要教学生只顾赚钱。」

他也当过补习中心老师,积极寻求补习与学校课程互补之法,终归承认应试为本的教育未能啓发学生思维。2013年,他成立教育慈善团体凤凰智汇,领导学生研磨管理理论和实践,透过学习和义务工作,促进学生个人成长。「凤凰」灵感来自中大校徽的紫金色凤凰,取其遇强愈强,浴火重生的顽强生命力。

这位声名大噪的「商业实战教育家」,最近把教育重点再次转移。「参与教学十多年,我发觉大家渐渐变得功利了,大一学生满脑子紧张的是如何求职上位。我就想,不如把全人教育的理念提前一点,在高小和初中开始。我设立教育中心,口号是『求学不只求分数』,用补习提升成绩做饵,渗进通识教育。教的是中英语,但当的是人生导师。我聚集不少叔伯辈退休教授,各展所长,教历史、西方文化、法律入门。做老师的KPI不是赚多少钱,而是啓导学生的人生。」

和李德伟一样,许奕晖念书如集邮。「我每读一个学科,为的是学习其思想模式,不让自己锁定在单一范畴。」他别名凌羽一,是父亲当年写影评的笔名,是「0与1」的谐音,意指如羽化飞翔,跨越知识的樊篱,游走於虚与实、理论与实践之间。李德伟亦有他的解读:「0与1的中间点,如何界定?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维度。为了方便,我们把知识划分割切,但应对人生,则须把知识融汇贯通。希望中大可以把学识变成生活的智慧,不会教而不育,因为『育』是包含成长的。」

(资料来源:香港中文大学资讯处)